上海中广通专业从事噪音治理、工业废气治理立足上海服务全国客户!

公司动态
您的位置: 主页 > 新闻资讯 > 公司动态

制冷机组噪声治理需结合其组件特性和噪声传播

发布日期:2025-03-07浏览次数:

针对制冷机组噪声治理,需结合其组件特性和噪声传播路径,采取系统性降噪措施。以下是分步骤的治理方案:





一、制冷机组噪声源解析

  1. 机械振动噪声主要来源:压缩机(螺杆机/离心机)、水泵(冷冻泵、循环泵、增压泵)运行时产生的低频振动,通过设备底座、管道、建筑结构传递。特征:低频噪声穿透力强,易引发结构共振。
  2. 空气动力噪声来源:冷却塔风机、机组散热风扇、气流管道涡流。特征:中高频噪声通过空气传播,影响周边环境。
  3. 管道系统噪声来源:水流冲击、阀门节流、管道振动传递。特征:流体噪声与结构噪声叠加,通过管道支架扩散。




二、核心治理措施

(一)振动噪声控制

  1. 设备减振隔振平台:压缩机、水泵等振动源底部安装弹性减振台(钢弹簧隔振器或橡胶隔振垫),阻断振动传递路径。悬浮式安装:小型泵体可采用吊装减振架,避免与地面刚性接触。
  2. 管道减振软连接:设备与管道连接处采用橡胶软管、不锈钢波纹管等柔性接头,减少振动传递。弹性支吊架:管道支撑替换为弹簧减振吊架,间距≤2米,重点处理弯头、阀门附近。穿墙隔振:管道穿墙/楼板时预留空隙,填充弹性密封胶(如聚氨酯发泡材料),避免刚性接触。

(二)机房建筑隔音

  1. 围护结构升级墙体/天花:加装50~100mm复合吸隔声板(如阻尼隔声毡+岩棉+穿孔吸音板),隔声量≥25dB。地面:铺设10~15mm减振垫+浮筑地板,阻断结构传声。门窗:更换为双层隔声门(内填吸音棉)及中空玻璃隔声窗,缝隙用密封条填充。
  2. 通风消声进排风口:安装阻抗复合式消声器(如片式消声器),消声量≥15dB,兼顾散热需求。消声百叶:机房外墙通风口加装消声百叶窗,降低中高频噪声外泄。

(三)辅助设备降噪

  1. 冷却塔噪声治理隔声屏障:在冷却塔周围设置吸隔声屏障(高度超出塔体1~2m),内侧贴附吸音棉。消声导风筒:风机出口安装消声导风筒,降低风机气流噪声。落水消声:冷却塔水槽内铺设多孔消声垫,减少水滴冲击噪声。
  2. 水冷螺杆机组处理局部隔声罩:若机组噪声突出,可设计可拆卸式隔声罩(内衬吸音层+阻尼隔声板),预留检修通道。减振基础:机组底座安装惯性减振台(质量块+隔振器),降低振动传递效率。




三、特殊场景补充方案

  1. 高频电磁噪声变频器、控制柜等加装电磁屏蔽罩,柜体内部贴附吸音材料。
  2. 流体噪声抑制管道流速控制(≤2m/s),弯头处增设导流板,阀门采用低噪声型号(如多级减压阀)。
  3. 系统优化调整设备运行参数(如降低水泵转速),采用变频控制技术减少启停冲击噪声。




四、实施注意事项

  1. 热管理平衡:隔声措施需预留散热通道,避免设备过热(如隔声罩内加装强制通风系统)。
  2. 防火合规:吸音材料选用A级防火岩棉或玻璃棉,穿墙孔洞用防火泥封堵。
  3. 维护便捷性:隔声结构设计为模块化可拆卸式,便于设备检修。
  4. 声学验证:治理后采用声级计检测机房内外噪声值(目标:昼间≤55dB(A),夜间≤45dB(A))。




五、典型方案效果

噪声源原噪声级(dB)治理后(dB)降噪量(dB)
压缩机振动85~9065~7020~25
冷却塔风机80~8560~6520~25
管道流体噪声75~8055~6020~25

通过综合应用减振、隔声、消声技术,可实现机房内外噪声达标,同时保障设备正常运行。



Copyright; 2020-2024 上海中广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Power by DedeCms   ICP备案号:沪ICP备2024047205号-1    沪公网安备31011402006460号

13262213023